計算機系 陳良琴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電腦作為這個信息時代下的基本產物應用越來越廣泛,并通過網絡同全世界聯系在一起,所以電腦知識的普及尤其重要。但人們以往僅是把關注點投向城市,忽略了農村電腦知識的普及。電腦在生產生活的廣泛應用,隨著其方便快捷和大的信息量逐漸被收入不斷提高的農民所接受,一部分人已有了購買電腦的能力和欲望,但是由于農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對電腦這個高科技一直敬而遠之,望而卻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農民對信息和技術的了解,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就我們現在的這個信息化社會來說,信息不能有效及時地獲取,成為制約農村整體發展進步的瓶頸。
在此背景下,我校招收了計算機專業的“送教下鄉”職業中專班。所以送電腦知識下鄉,讓更多的農民掌握電腦知識,提高他們的認知面,拓展他們的知識來源,讓他們在網絡世界無處不在的信息中淘金就成為我們計算機系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送電腦知識下鄉,有利于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有利于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農村信息化應用成果的推廣普及,消除城鄉“數字差距”;有利于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對倡導農村家庭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和諧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果農民能夠得心應手地使用電腦,那就等于送上了致富大門的金鑰匙。農村現在購買電腦的,多數是家里有中、小學生,孩子們憑著他們在課堂上所學的那點信息技術知識回來教給父母。可由于學生的知識尚淺,父母們的水平又參差不齊,往往不能有好的效果。農民迫切需要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講課通俗易懂的電腦老師。
計算機系“送教下鄉”教師陳良琴、王錦武、白碧泉、閆起亮、劉新斌等走進祁縣、清徐縣、榆縣、靈石縣等教學點,深入農村,為村民們進行電腦基本技能培訓,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教師們在詳細了解到農民對電腦知識掌握的情況之后,便開始了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為農民學員進行現場講解,并手把手地教農民學習WORD文字處理、EXCEL制表、計算機的硬件知識、上網知識等基本操作技能。另外,還針對村民們所反映的機器反應慢、經常死機、中病毒等問題,教師憑借自己專業技術和充足的知識儲備,熟練地對學員進行了講解。如何對電腦進行系統更新、優化,如何判斷電腦慢的原因,如何經常殺毒,如何為了避免因病毒或其它原因造成計算機不能啟動,而使自己辛苦編寫的文件丟失,告訴學員如何有效的對文件進行備份,如何很好地保存和管理自己的文件,從根源上解決了電腦常出現的癥狀,使用電腦必須注意的問題,贏得了農民的一致稱贊。為滿足農民學習需求,計算機系“送教下鄉”教師和農民學員通過QQ聯系,密切關注農民的學習情況,課堂上沒有掌握的知識,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或在實際應用中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及時地在網上和教師進行聯系,切實幫助農民們解決在電腦學習中的實際困難,以實際行動服務農民,為農民遞上一份溫情。
在“送教下鄉”教學中,我系教師付出了艱辛,也有成功的喜悅。
一、精心準備,因人施教
農民基礎千差萬別,為了讓每位村民都基本能掌握教學內容,我們確定了教學思路為“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通過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在教學時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精講實例,提高教學效率。每次上課前,我們都經過認真細致地備課,以便抓住教學重點難點;在講課時把重點難點講精講透。每次課后,我們都要針對講課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思,尋求解決辦法,調整教學計劃,及時改進授課方法。通過一課一課講授下來,不斷改進方法,村民們感覺越發良好,掌握得也更為到位。
在教學中,我們沒有把學校的學習模式照搬到社會,學校關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書,大多數都是先介紹計算機的發展史、計算機的工作原理、二進制、計算機的組成,然后介紹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如果用這樣的教材為農民去講課,因許多農民從未接觸到這么多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就會被搞糊涂,感到計算機太難學,會打退堂鼓。所以我們精心為農民學員編寫了適合農民學員的計算機教材,不再講授抽象的理論,而是更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講解,更注重農民的需要。
電腦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更注重于實際操作,教學中為了使村民們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我們精心制作了教學課件,盡一切所能為村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提供生動活潑的學習內容,讓村民們學得輕松,學得扎實。
隨著教學的深入開展,課程的難度越來越大,針對這一實際狀況,我系又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大膽采取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方法,除了進一步加強個別輔導,還積極引導學員加強合作,互幫互學,共同提高。大家學習氣氛相當熱烈,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不僅幫助了別人,又掌握了新的知識,更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二、加強管理,成效顯著
每一次教學,我們都把教材、資料、考核大綱分發到學員手中,平時做好學員的管理工作和考勤工作,認真聽取學員對教學的合理化建議和意見,并及時改進。例如漢字的輸入法是學員們最感頭痛的事,由于學員文化水平較低,大部分學員普通話不好,但要學其他輸入法更是難上加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不斷反復訓練,時間雖短,但學員進步很快,雖然輸入的速度還比較慢,但基本上會輸入一些常用字。
年近50歲的村民渠秋梅,雖然年齡比較大,但她學習的勁頭不比年輕人差。她說自己在村中當會計多年,現在想學會Excel,使管理帳目更方便。她不僅認真聽,反復練,還做理論作業,基本上掌握了Excel的簡單操作,會用公式和函數進行簡單的計算。學員馬春根聰明能干,錢也沒少掙,但是這家庭地位始終高不起來。他說:“老婆娃娃都會電腦,可自己對電腦一竅不通,在家里無形中地位就低了。”堂堂男子漢怎么能被小小電腦所打敗?他發誓一定要學會電腦。正好有“送教下鄉”,所以他來學習,一絲不茍,認真聽,反復練,基本上掌握了電腦的一般操作,他高興地說:“我要把每年自家和村民家產的蘋果和梨通過網絡銷售出去,網這東西真是不錯。”
有的學員為了能控制孩子上網,希望學會設置開機密碼;有的學員希望學會排除簡單的電腦故障;有的學員希望學會網上購物;有的學員希望學會編輯并打印簡單的文檔;還有的學員要求很簡單,希望能學會和遠在外地上學或打工的孩子能進行視頻聊天,以緩解對孩子的相思之苦……通過我們的努力,每個學員都有收獲。參加學習的農民基本上都能按計劃學完規定的學習內容,有的學員學會網上購物后,特別是一些年紀較輕的人,不出家門上網進行購物,感受到網絡帶來的便捷。農民學員深有體會地說:“送教下鄉”,我們老百姓喜歡得不得了。
三、針對存在問題,學校對外教學部想方設法去解決
我們的“送教下鄉”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縱觀全局,仍然存有不足,主要表現為:
1、部分內容教學時不夠細致,農民掌握欠扎實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根據農民的不同需要,分層次、分對象進行不同的講解和輔導,使每一個學員都學到他們需要的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2、有些農民由于和勞動時間沖突,不能及時參加學習。針對這一問題,計算機系在“送教下鄉”辦公室的統一安排下,盡量根據農民勞動的季節性安排上課,或者安排晚上去上課。這樣雖然教師有點辛苦,但農民能有更多的時間學習,能在有限的時間學到更多的知識,看到農民們臉上喜悅的微笑,我們的教師和對外教學部的同事也感到欣慰。
“送教下鄉”還在進行中,計算機系全體教師會一如既往地把“送教下鄉”工作做好,送更多的知識給農民,讓更多的農民感受高科技給他們帶來的好處。